

(通訊員 劉思含 申琦)6月20日,“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”湖南師範大學2025年度非遺創新人才培訓班正式開班。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、副廳長周志勇,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副處長陳利文,湖南師範大學黨委委員、副校長楊震,湖南保瑞影像總經理劉軍,湖南師範大學工程與設計學院黨委書記梁勇、副院長倪芳英,設計學專業教師代表與全體學員參加了開班儀式。開班儀式由湖南師範大學工程與設計學院黨委書記梁勇主持。

周志勇副厅长在讲话中指出,湖南省是非遗大省,推动非遗文创产物、非遗+科技融合人才培養,是非遗掩护、传承和生长等方面的重要命题。培养一批致力于非遗传承的专门人才,耕植一系列科技助力非遗生长的理念,孵化一批具有文化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非遗文创产物,对助推非遗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。周副厅长勉励各人在传承的基础上,勇于创新,将学习的结果转化为守护文化根脉的坚定信念,转化为锐意创新的澎湃动力,转化为推动我省非遗事业繁荣生长的扎实行动。

楊震副校長在致辭中表達了對文旅部、省文旅廳支持和指導湖南師範大學非遺研培事情的感謝,並体现湖南師範大學將通過精心設計的課程體系,著力實現理論賦能與實踐錘煉的融合、傳統技藝與數字科技的融合、匠心傳承與跨界協同的融合,配合探索非遺項目創新發展的多元路徑,爲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貢獻高校力量。

來自湘繡研究所的學員代表饒婷表態,一定會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,進一步推動湘繡與科技融合,提升自己在“非遺+科技”等領域的認知與能力。

作爲本期培訓班的技術支持方,湖南保瑞影像劉軍總經理体现將進一步通過影像收罗技術、直播攝錄技術等科技手段,爲非遺傳承、傳播和發展提供賦能,在非遺真正“活”起來的基礎上,紮實“傳”下去、“走”出去。
本次研修培訓計劃針對“非遺+科技融合創新”和“非遺文創産品創新設計”共招收學員80人。涉及湘繡、土家族織錦技藝、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51名非遺傳承人,以及來自省市縣三級非遺保護部門、非遺工坊、文創企業等單位的從業人員。課程體系將彙聚非遺理論、文創設計、品牌運營、AIGC、電商直播等領域的專家師資,通過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,著力培養學員運用數字化、信息化與智能化手段,深度挖掘非遺項目文化價值與商業潛力的能力。
據悉,“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”由文化和旅遊部、教育部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織實施,我校參與該計劃以來完成的五期研培事情,培養了140名陶瓷、茶器、皮影镌刻、湘繡、非遺旅遊産品等方面的非遺傳承與創新設計人才。作爲湖南非遺傳承與保護的重要力量,湖南師範大學工程與設計學院設計學科始終致力于以“設計驅動”和“科技賦能”爲焦点,在“非遺文創”“非遺+科技”領域深耕實踐。聚焦于運用前沿信息技術賦能非遺的創新轉化,將深厚的非遺美學感知系統性地轉化爲具有廣泛社會價值的創造力,進一步彰顯了設計學科在活化非遺、服務地方文化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,進一步推動講好中國非遺故事、樹立民族文化自信。

一審:曾錦意
二審:倪芳英
三审:梁 勇